豫都网 > 汽车频道 > 热门车型 >

80%的车主都这样买车,把自己坑惨了

[摘要]汽车作为一种信息及其不对称的商品,对于广大消费者可以说是基本啥都不懂。加之国内购物环境并不是那么理想,诚信度不高,因此普通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经常都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百般无奈之下,很多人都只有“病急乱求医”,结果到最后把自己坑了一把...

  汽车作为一种信息及其不对称的商品,对于广大消费者可以说是基本啥都不懂。加之国内购物环境并不是那么理想,诚信度不高,因此普通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经常都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百般无奈之下,很多人都只有“病急乱求医”,结果到最后把自己坑了一把。缸哥觉得,毕竟十几万、几十万的东西,花的都是血汗钱,还是理性购物最好。今天缸哥就盘点了下常见的十种买车时的误区及偏见,大家在买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轻信口碑

  有一种好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更有一种好商品叫大家都说好!国人消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从众心理,圈子文化特别重。圈子里一个人买了五菱,那么这个圈子可能都去买五菱,绝对没人碰长安。

  当然,有这种观念的人,也有说服自己和他人的“充分”理由:别人买回来开着挺好,用户最有发言权。然而很可能你买回来就各种小毛病,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

  广告诱导

  还记得小时候的一条很魔性的广告语:XX广告做得好,不如XX冰箱好。而现实确实,产品往往都不如广告说得那么好……虽说这年头信广告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当你对这类商品知之甚少的时候,广告还是起到不少的作用。

  缸哥愚见,理性消费的话,广告的作用其实就是告诉你“有这么个优惠活动”“有这么一款新车上市”而已,NOTHING MORE。实际情况还有待自己去深入了解。

  低价诱惑

  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每个人都懂,可是当自己真正面对消费场景的时候,不少人都因抵不住低价诱惑而把这个浅显的道理抛之脑后。

  人家卖车就是为了盈利或减少亏损,你还真以为是为你的利益着想么?优惠力度小就是为了集客、走量,优惠力度大往往都是因为这车卖不出去,放那也是浪费,还不如低价出售回一点本。

  颜控

  “你咋买了这个车啊?”“好看!”“XX车型比这个好太多了,当时推荐你咋不买呢?”“XX车型太丑了!”“……”

  

  这种场景对于缸哥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遇到这种人,缸哥只有默默在心里把他/她拉黑。外观好看能当饭吃?质量不好经常修好看能解决?性能太差颜值高能加10马力?当然,外观也并不是啥卵用都没有。在对比两车各方面都平分秋色的时候,就选顺眼的那个准没错。但是要把外观放在首位考虑,缸哥只能质疑你的智商。毕竟作为车主,看得更多的是内饰……

  键盘车神不靠谱

  从事汽车相关行业或爱好汽车的人不一定真正懂车,因此就有了“键盘车神”这样一个称号。中国人都靠人脉吃饭,相信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懂车”的人。然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庞大体系,术业有专攻,他们的意见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专业指导意见”。

  

  缸哥建议,如果身边有懂车的朋友为你买车这件事出谋划策,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问得尽可能细。这样一来是可以验证他是否是真·懂车帝,二来如果他答不上来,他的意见你就仅作为参考即可。

  太好面子

  同样45万元落地,有人买了高尔夫R,有人却买了奥迪乞丐版A6L。在不懂车的人面前,前者是SB,后者倍儿有面;而在稍微懂点车的人面前,前者是有品位,后者的B就装不出来了。

  

  虚荣心大家都有,爱面子也是中国人的常态。可是如果花了几十万血汗钱就为了打肿脸充胖子,而放弃了实际的行车体验,在缸哥看来这就非常不值当了。一台四十多万元的豪华品牌中大型轿车,开在路上地板油跑不过一台二十多万元的小钢炮的时候,这面子往哪搁?

  追求高配

  相信10个车主里,有9.9个都把性价比理解成配价比。很多15万元级的自主品牌的配置表都快赶上豪车了,相比之下15万元级的合资车简直太不“厚道”了。而实际情况是,合资车把更多的成本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缸哥也试驾过不少配置丰富到眼花缭乱的自主品牌车型,比如根本看不清的360°全景摄像头、根本不想用的车载互联系统。配置表上再丰富也无法拟补它机械的匹配、调校以及可靠性。你是想要一个动不动就抖动、逻辑紊乱的6速双离合,还是想要一台质量稳定、换挡平顺的4AT?

  多送礼就是厚道

  同一款车看了两家店,第一家便宜一万,第二家只便宜五千,但是送了3次保养,还有各种精品。实际情况是,很多人选择了第二家,而且第二家成本更低……保养券这种东西,成本真心不高;而4S的汽车精品很多质量参差不齐,实际作用也并不大。

  

  缸哥觉得,羊毛出在羊身上,少优惠五千而转送礼品,这些礼品肯定不值五千。在跟销售砍价的时候,只认钱,不认物准没错。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减价,送礼这种花样真心不靠谱!

  注重“安全”

  注重车辆安全性能确实没错,可是很多人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能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在如今这个留言四起的互联网时代,很多谣言已经成为了难以纠正的“真相”。其实安全性能这东西,看配了几个安全气囊、有没有ESP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更别说防撞钢梁、车皮厚度、关门声音之类的无稽之谈了。

  

  缸哥在这里给大家支个招儿,对于大多数进口、合资车型,大家都可以参考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结果,官网→www.iihs.org←。而对于自主品牌车型或合资品牌国内特有车型,也可以参考C-NCAP的详细测试报告,官网→www.c-ncap.org←。不要去质疑什么“在美国质量好进国内就不行了”这种可笑的观点,车身结构设计和强度标准都一样!至于那种认为“X系车测试牛逼,实际碰撞就不行了”的人,缸哥就纳闷儿,人家耗时耗钱耗力弄出来的第三方评测机构的科学性还比不上网上的几张车祸照片?

  “爱国”情结

  “缸哥,给我推荐一款靠谱的代步车呗!”

  “飞度、致炫如何?”

  “不行,我爸说不买日系。”

  “为啥不买日系?小型代步车是日系的强项。”

  “买日系车被日本人拿去造子弹咋整?”

  “@#*&¥*#&”

  其实,一辆日系合资车卖出去,多数的钱还是给了合资中方以及作为税收上交给国家。

  

  如果还过不去“爱国”情结这道坎的,建议你从此不再次泡面(日本人发明的),杜绝一切电子产品(很多芯片、技术都源自日本),最关键的是,别买车!因为你没办法在仍和车上找不到日本设计/制造的痕迹,而且全世界制造业都在模仿丰田的精益生产(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体系)。缸哥总结: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尽可能消除偏见和误区,理性选择。如果大家觉得此文受益匪浅,后面有机会,缸哥还会出一篇教大家如何在不懂车的情况下理性购物的方法。


《80%的车主都这样买车,把自己坑惨了》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remen/42570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硬派越野车的颠覆者,你都没见过?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