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6 11:4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又到年底盘点时,回顾2015年:股市动荡、经济低迷,制造业、出口业更是陷入低谷,唯独汽车市场依然可圈可点。作为受众最多的国内紧凑型车市场,虽然别克英朗、雪佛兰科鲁兹和福特福睿斯等一批合资品牌的车型上依旧凭借一定的品牌号召力,月销量稳步前行。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上汽荣威360作为上市不足三个月的新车型,已经累计销量突破1.7万台,成为年末盘点脱颖而出的焦点。
荣威360的11月销量增30%累计销售1.7万台势不可挡
作为国产自主车系的新秀,荣威360自9月上市后,由于出众的性价比优势,受到市场的热捧。前两个月累计销量已过万台,11月销量增30%,9-11月累计销售1.7万台,成为今年新上市A级车中增速最快车型。而且目前仍在销量爬坡,单月销量稳居自主A级车前十,荣威360一副黑马姿态同样惹人注目。
品质为王“中级车A咖”综合实力高
毫无疑问,选择紧凑型家轿的消费者对品质一定会有较高的追求,而那些配置丰富、品质过硬的车型变得炙手可热自然是水到渠成,其中别克英朗、福特福睿斯以及荣威360等热门车型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随着国人对行车安全意识的重视和提高,一台车的安全性是否足够高已经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合资车在安全性方面一向颇具口碑,而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性方面的研发投入也越来也大,荣威360严格按照史上最严的2015版C-NCAP五星安全标准设计,引入USD强化型车身结构,对防撞钢梁加以优化,被动安全得以大幅度提升。另外,荣威360对行车视野进行优化,避免了视野盲区,同时在十位一体多功能SCS智能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的加持下,全方位安全保障行车安全,与新朗逸、福睿斯等同级合资车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动力上,荣威360作为上汽荣威“蓝芯”战略首款A+车型,无论是功率还是扭矩等房门都完全赶超合资品牌的车型,在动力系统方面优势可见一斑。而百公里8.29秒的加速时间,更是令同级别的老牌德系王牌车型朗逸都倍感汗颜,傲视群雄,并因此在《中国汽车报》主办的“年度消费车型”评选中获得了“年度绿色动力蓝芯科技SGE 1.4TGI”大奖。
荣威360以高性价比为支撑受到市场青睐
与豪华车的销售理念不同,A级车市场从来都是很讲究性价比,同级对比,具有更高性价比的车型相对会更加受欢迎。紧凑型合资车当中,朗逸作为德系车的标杆性紧凑车型,溢价能力较强,售价一直较为坚挺。全新别克英朗自今年年初上市之后重新调整了价格战略(指导价:10.99-15.99万),将售价引导至十万元区间,同时有十多款车型提供丰富的选择,入门与高端全面覆盖,试图与朗逸做输死一搏,但结果还是没有占得任何的便宜。
而紧凑型合资车的另一个热门车型同样在高性价比方面大做文章,福睿斯定位比福克斯低一级,聪明的福睿斯将价格下探至10万元以内,可惜价格拉低的同时却以牺牲配置为代价,缺失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力,更是消费者的信心。
经典科鲁兹的由于是上一代的产品,售价相比新科鲁兹有一定的下探也在清理之中。但是与目前主流的紧凑型车对比来看,经典科鲁兹已经不具备任何的竞争优势,仅作代简单的代步工具考虑的话,还是值得考虑。
紧凑型自主品牌车型可以说完全不落下风。此前已经有吉利新帝豪、长安逸动等成功进入紧凑型车月销量排行前十的案例,而今随着荣威360的崛起,又给自主品牌的综合竞争力加一分。荣威360售价在7.59-12.99万之间,同样的等级,荣威360甚至在空间、多媒体车载系统配置和动力等多方面领先对手,花更少的钱却可以享受更高的“配置”,荣威360独辟蹊径,真正以高性价比作支撑,实力超群,获得市场青睐也是在预期之中。
购车成本方面,荣威360的高性价优势是新英朗、福睿斯、经典科鲁兹、朗逸等同级车型无法比拟的。而在燃油经济性上,得益于SGE 1.4TGI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Start-Stop发动机智能启停系统以及Smart Charging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等节能减排科技的完美配合,荣威360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5.7升,相比之下实测油耗同样领先对手一截。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可否认紧凑型轿车领域依然是合资车为主导,别克英朗更新换代之后实力大增,福睿斯的悄然加入又分享了一杯羹。但后起发力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始逆转,自主与合资车的综合实力差距不断在缩短,甚至部分车型有过之而无不及。荣威360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高性价优势,深得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高,并获得了德国红点奖机构发起的、中国工业设计最具国际化水准的“中国好设计奖”。相信明年荣威360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不妨拭目以待。
(来源:一猫汽车网)
《年终大盘点 上汽荣威360后来者居销量破万》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remen/35507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