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为什么中国车企收购日本车企那么难?

[摘要]本文为12缸汽车原创稿件,作者李俊杰,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日产收购三菱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现年62岁的三菱汽车总裁(社长)相川哲郎于5月17日作出引咎辞职的决定,为上月曝光的燃油经济性舞弊案承担责任。另外,该公司董事会将发生...

本文为12缸汽车原创稿件,作者李俊杰,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日产收购三菱事件还在继续发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现年62岁的三菱汽车总裁(社长)相川哲郎于5月17日作出引咎辞职的决定,为上月曝光的燃油经济性舞弊案承担责任。另外,该公司董事会将发生较大变动,新股东日产将获得包括董事长在内的4个席位。

在收购三菱这件事上,很多国内网友希望中国车企能有所作为。之前有消息称,在雷诺-日产联盟收购三菱汽车股权之前,中国也有一家车企欲对三菱汽车进行收购。并且在香港成立投资公司,计划组织高管对三菱汽车进行考察。

很多人认为,跨国收购是一个普遍行为,比如劳斯莱斯被宝马收购, 宾利被大众收购,路虎捷豹被塔塔收购,莲花被马来西亚宝腾收购。就连中国车企在收购国际汽车品牌上也有很多先例,如沃尔沃被吉利收购,MG被上汽收购,萨博被北汽收购。

那么,如果中国车企能把斯巴鲁、马自达、三菱、铃木这类规模较小的二线车企给收购了,那将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其实大家都把车企收购这件事想的过于简单,尤其是对于日系车企,外界插足的难度更加大。就目前来说,中国车企要想收购日本车企,简直比登天还难。

1、首先,车企合并是一个大趋势。

投资银行Jefferies Group LLC 的预测认为,一个国家只有一两家汽车企业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有利于它们之间的良性竞争。比如同为汽车强国,德国只有三家(大众、奔驰、宝马),美国只有‘三大’和特斯拉,法国只有两家(标致雪铁龙、雷诺)。

欧洲的汽车制造商数量一度也有很多,但大众汽车先后将斯柯达、西亚特、 宾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保时捷等多个百年品牌收归麾下。

而日系车企也将迎来一个兼并重组的时代,日产控股三菱汽车之后,日系车企丰田、本田、日产“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2、莲花、路虎捷豹等英国车企之所以被收购,跟其市场策略和英国人的保守、傲慢的性格有关。

毫无疑问,英国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化国家,汽车产业起步也比较早,但一直往高端化发展,用户面越来越窄,在开拓新兴市场上裹足不前,不思进取。当大众、丰田、通用等车企大举进行全球扩张的时候,英系车企还在欧洲和美国徘徊,当危机来临之时,英国汽车品牌的厄运也降临了,只能变卖品牌和资产了。

因此,英国车企的没落是因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日系车企不一样,他们全球化的脚步走得比谁都快。日本任何一个汽车企业的国际地位都不容小觑。丰田、本田、日产自不用说,在我们眼中的“小车企”诸如铃木、马自达、斯巴鲁、三菱等车企在中国销量虽然乏善可陈,但在美国及日本本土却有着不错的表现。

3、日本车企喜欢跟自己人玩。

有观点认为,日本法律对本土企业保护性很强,外资很难染指。

从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本土经营状况不佳的车企,日本政府似乎是“宁与家奴,不予外邦”。日产控股三菱并非个例,就在不久前,丰田斥资32亿美元,完成对大发汽车(Daihatsu)最终100%股权的收购,大发成为丰田的全资子公司。

日系车企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日产跟三菱本身以前就是“好基友”,日产与三菱的合作早在早在2005年就已开始,三菱为日产代工生产了多款车型,同时三菱也把数款日产车型贴上自己的车标销售。三菱利用日产的小车优势资源,而日产则寻求利用三菱SUV的资源开拓东南亚市场。

去年5月,丰田和马自达签署“资源共享、商品和技术交换协议”,被业界解读为丰田以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技术交换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优势互补,从而在与德系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丰田也将在马自达的墨西哥工厂代工新车型。此外,Jefferies Group LLC甚至断言,2020年之前,丰田与铃木一定会走到一起。

当然,这种“近亲结婚”并非是绝对的,雷诺-日产联盟是个个例,但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列。

4、日系车企被本土财团控制,并且不差钱。

相关资料显示,如今掌控日本经济命脉的的有六大财团:三井、三菱、住友、富士、第一劝银、三和。

汽车行业所熟知的各大车企也都没有脱离财阀笼罩的范畴,日产汽车属于富士集团,而三菱汽车和本田汽车在三菱集团麾下,丰田汽车则归在三井集团旗下。各成员企业之间通过资本纽带实现“环状持股”。因而财阀集团本身并没有强烈排他的意志,跨集团的联合与兼并也并不罕见。

从某种程度上讲,车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就是财团们之间的金钱游戏而已。既然日本本土财团不缺钱,当然是先进行内部消化。

以上种种,都是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绊脚石”,其他诸如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在资本运作上手段和能力的差距,以及国有企业的低效体制等,就更不用赘述。

总之,中国车企要想收购日系车企,除非等到日本遭受巨大的经济危机。目前还是努力提升技术和品质,站稳国内市场,等待时机成熟。


《为什么中国车企收购日本车企那么难?》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40794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高CO2排放原因不明 德国对30款车再调查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