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8 10:04 我要投稿
凤凰网汽车讯 尹同跃说的没错,宝能收购奇瑞的消息纯属胡说八道。不存在收购,仅仅是入股;参与的也不是宝能而是华泰证券。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3月13日,奇瑞控股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3亿元增加至42.784亿元。新增的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资管)为奇瑞控股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2.86%。此前,奇瑞的股权结构是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芜湖建投)和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芜湖瑞创投资)分别持有52%和48%股权。引入华泰资管后,芜湖建投与芜湖瑞创投资的持股比例分别降至40.1%和37.02%。
华泰资管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但鉴于芜湖建投股权100%归属芜湖市国资委,奇瑞控股实际控制人仍是芜湖市国资委,国企身份未有改变。与之前面对宝能收购奇瑞的传闻有所不同,从3月至今,奇瑞方面和华泰证券均未就此事发布声明或公告。
在当事双方的默契“静音”中,有关奇瑞“混改”的消息再一次甚嚣尘上。
有报道称,奇瑞近期与多家企业和投资机构接触。关于奇瑞接触的对象很多版本的说法,除了之前收购观致,并一直盛传有意收购奇瑞的宝能,华夏幸福、复星国际、正道集团以及鼎晖投资都是潜在的“买家”。
“混改”的提法自2014年就有,但在汽车领域,奇瑞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与其自身状况有紧密关联。奇瑞在研发和技术积累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在营销层面的欠缺和产品布局方面的混乱导致在销量上逐渐失去优势。面对资金和财务上的巨大压力,引入新的投资者也无可厚非。
另一个引发猜想的元素是华泰资管。由于华泰证券参与过众泰汽车借壳上市的运作,因此外界难免要对华泰资管入股奇瑞的意图进行揣测。目前,一种常见的猜测是华泰资管只是“过路财神”,真正的幕后玩家可能只是刚刚迈出计划的第一步。
然而,相比舆论的种种声音,眼下奇瑞最该当心的是“后院起火”。日前,传出赵焕、贾亚权离职的消息。除了上述两位,还有报道称,奇瑞销售公司已有三位总监级中高层离职。以上人事变动虽未得到奇瑞方面的明确回应,但奇瑞人事动荡却是不争的事实。“铁打的奇瑞,流水的销售老总”,近年来,奇瑞前后已有九任销售公司总经理离职,任职年限平均在一年半左右。
正如奇瑞方面曾经公开表示的那样,“不管是奇瑞控股还是奇瑞汽车,都是是国有企业,任何股权资产变动,都不会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轻而易举,而是要经过上级政府同意,走很长的审批、公开挂牌、申报等程序。”虽然眼下,媒体高度关注对于是否进行混改、如何改、和谁改保持高度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对于事件进程本身产生的影响十分有限。理顺人事关系、内部资源分配对于未来的发展才更为重要。这样看来,奇瑞现在的沉默似乎不失为明智之举。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
《华泰成为奇瑞第三大股东 此刻沉默是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hangqing/7422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