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厂家动态 >

64家车厂全年在华召回512万辆 数量巨增

[摘要]“汽车三包”政策于2013年10月如期推出,为国内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而欧美国家的召回更是严格苛刻。网通社对近1年以来(2014年3.15之后至2015年3.15之前)国内发生的召回事件进行了汇总。统计结果表明,最近一年以来涉及中国市场的乘用车召回相比2014年数量...

  “汽车三包”政策于2013年10月如期推出,为国内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而欧美国家的召回更是严格苛刻。网通社对近1年以来(2014年3.15之后至2015年3.15之前)国内发生的召回事件进行了汇总。统计结果表明,最近一年以来涉及中国市场的乘用车召回相比2014年数量剧增,超过了512.5万辆/次;涉及64只品牌;141次。产品召回数量的增加说明过去一年一些汽车产品的质量确实存在着各类问题。但是召回并非坏事,而是说明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整车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以及汽车企业在发现产品质量缺陷的时候能够以消费者利益为重。

概览:德系/日韩系企业召回 超过总召回量50%以上

  涉及品牌:64个

  召回总量:5,125,407个

  在过去的一年缺陷汽车的召回总量相比2013年同期明显增加。其中,德系和日韩系共有32只品牌宣布召回车辆,总量超过291万辆。其中德系11只品牌宣布了35次召回,涉及166万台/次以上的产品;日韩系21只品牌宣布了51次召回,涉及125万台/次以上的产品。

  自主品牌在过去一年有15只品牌宣布了总计19次的召回;涉及到缺陷产品超过101.7万台/次;美系品牌虽然仅有8个但去年宣布的召回次数却高达30次,涉及缺陷产品超过85万辆;除去德国品牌之外的其他欧洲品牌有9个,宣布16次召回,但涉及的产品总量仅为33.8万台。

  1.德系品牌:大众系召回占6成以上

  涉及品牌:11个

  召回总量: 1,660,967辆

  提到德系产品的召回,在过去一年里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总召回数量占到了德系产品的6成以上。其中又以大众在中国的耦合式后桥缺陷为重。在3月10日大众在华联合一汽大众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已经有超过52%的速腾、甲壳虫车主在2月2日启动召回后的一个多月内完成了召回。

  2.日系品牌:多半受高田气囊影响被召回

  涉及品牌:21个

  召回总量: 1,251,725辆

  日系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召回总量同样巨大,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高田气囊”事件所造成的,日本高田公司产品主要供应的日系品牌包括本田、丰田等车企。其中斯巴鲁的召回涉及到傲虎、力狮、森林、翼豹和翼豹STI5款车,原因是当含有融雪剂的水溅到刹车油管上时,将形成腐蚀环境导致刹车油管生锈,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制动液渗漏,从而延长车辆的制动距离,增大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3.自主品牌:供应商趋同导致大规模召回

  涉及品牌:15个

  召回总量: 1,017,338辆

  自主品牌在过去一年的召回数量较大,其中最大的一次达到55万辆以上,此次召回是由于供应商产品质量导致,仅此一次召回就涉及了奇瑞、长城、华晨三个品牌的近十个车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厂商对于供应商质量的把控应该得到更大的重视

  4.美系品牌:福特/通用系占比最大

  涉及品牌:8个

  召回总量: 856,994辆

  2014年9月,因加油管存在龟裂隐患长安福特宣布在华召回经典福克斯和新福克斯部分车型,总计设计191,770辆车受到影响。而在通用系中别克凯迪拉克召回的产品大部分为产品型号较老的车型,新车型在2014年的召回比例并不高

  5.欧系品牌:菲亚特/标致/雪铁龙总计召回超32万辆

  涉及品牌:9个

  召回总量:338,383辆

  在其它欧洲品牌中,菲亚特、PSA的召回总量占比最大,其中广汽菲亚特所召回的原因在于燃油泵极端情况下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标致和雪铁龙旗下的主力车型C4L和307、408也因燃油泵存在泄漏隐患宣布了召回。三个品牌的总量超过了32万辆。(网通社 2015年3月13日 北京报道)


豫都网微信

《64家车厂全年在华召回512万辆 数量巨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changjia/14967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