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8 00:0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乘用车销量依旧领涨,去年共销售1846.92万辆,销量同比攀升13.0%,更是超出了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增长表现。国内市场逐年的飞速成长,也使得各大跨国汽车巨头们将中国市场放置重要的位置,并派任关键人物负责中国区的业务。而其中,部分高管在经过了中国市场的历练后,纷纷升任至企业全球层面的重要岗位。网通社就针对各大车企高层调整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下述这七位高管最为重要的是,其中三位担任全球CEO的重要职位。
现任斯柯达汽车董事会主席范安德,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任大众汽车集团大中华及东盟国家商业运营总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伟铭、奥迪公司副总裁薄石、奥迪全球董事冯德睿、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及即将于今年6月上任本田汽车社长的八乡隆弘此前均在中国担任过重要职务。
在中国市场仍处于第一阵营的德系企业依然保持着霸主地位,2014年德国三大汽车生产商(大众、奔驰、宝马)共占有中国市场份额22.5%,增长率为0.8%。其中大众集团中国市场份额高达18.7%,在中国的销售已占大众全球销售的37%。不得不说,对于大众集团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任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就曾表示:“中国对大众越来越重要。”
冯德睿、苏伟铭、薄石、范安德这四位均是在大众集团及旗下品牌相应岗位,继而任职全球性重要职位。其中包括了原大众中国CEO调任斯柯达CEO的范安德;此外,冯德睿从此前奥迪(中国)总经理升任至奥迪全球董事;原一汽-大众奥迪担任销售事业部总经理的薄石担任奥迪公司副总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兼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苏伟铭,成为了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并兼任大众汽车集团大中华及东盟国家商业运营总裁、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和执行副总裁、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内的多个职务。
多数曾从事销售岗位
销售负责人成为整个车企的核心人物,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在进入丰田之后,就曾做过汽车销售员,2005年担任丰田汽车副总裁后,仍然负责处理日本的销售业务。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在大众中国多年来,一直再其擅长的市场及销售岗位尽其责。以实习生身份开始大众集团生涯的薄石也是如此,曾先后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土耳其甚至法国担任销售方面的工作。主攻财务的范安德在1995年也担任大众汽车集团和大众汽车品牌销售控制负责人。原长安标致雪铁龙DS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赫博,现在更是担任着DS品牌总部DS全球销售与市场副总裁,主要负责销售及市场工作。
此外一向注重技术研发的本田汽车,则将任命在本田工作三十多年的八乡隆弘为新社长。现年56岁的八乡隆弘在1982年加入本田汽车,曾亲历多款车型的研发工作(如94款雅阁、99款奥德赛等),在2002年他成为本田技术研究所汽车研发中心所长,并在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负责研发工作,直到目前八乡隆弘已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生产统括负责人,兼任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职期间企业销量业绩出众
在上述高管在华任职期间,各大车企销售业绩逐年增长。以一汽大众奥迪为例,2010年9月1日起,薄石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2011年全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含香港)销量达到313,036辆,同比增长37%,在华总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中国也力压德国跃居奥迪品牌最大单一市场。同时随着2012年突破40万辆之后,2013年一汽-大众奥迪销量达到了488,488辆,再次书写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傲人表现。
根据大众公布的数据,去年共销售1,014万辆汽车,比原计划提前四年实现全球销量目标。而其全球销量增长主要受“豪华车品牌奥迪和保时捷销量的强劲增长和中国需求的推动”。在大众全球销售处的1014万辆汽车中,有368万辆来自中国,比前一年大涨12.4%。本田汽车公司2014年在在华实现销量788,276辆,较上一年相比增幅达到4.1%。根据丰田汽车公布的数据,其2014年在华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12.5%,首次超过百万辆大关。从这些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市场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高管的上任,他们不仅将帮助车企的在华发展,同时更是要进一步拉升全球销量。(网通社 2015年2月26日 北京报道)
《中国车企7高管海外履新 升任全球CEO-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changjia/14046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