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14:0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说句实话,路上两个车相撞,根据外观受损情况,就开始定性哪款车安全性更高,这是非常不专业的。一款车是否安全,不是靠想象出来的,如果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你需要知道,到底哪些因素,才能判断一款车真正的安全性?
我们知道,保护生命是一款车的天职,安全设计是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完成的,很多车用到报废它都没起作用过,但一旦起作用就是事关生命的重要因素。
如今,国内消费者不再是简单地选择一款车,除了空间、品牌、外观内饰、配置性价比等因素外,安全性也成为很关键的购车需求。但是我们往往对“安全性有几个误区,下面兵哥和团友们说说,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车皮厚度决定安全
很多消费者买车时会有“敲车门听声音”的习惯,以此判断车皮是不是很厚,车是否安全。实际上,覆盖件不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关键。如果你在意材料带来的安全性,那更应该关注的是结构件钢材的强度,也就是可以承受多大的压力。
变形越大就越不安全
跟开头时兵哥说的那个例子一样,消费者很热衷这种对比。但实际上这种对比根本无法正确评判安全性,谁的形变少,并不代表着一定安全。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私家车都是用的吸能设计。为什么要用吸能而不是用高强度高厚度钢材?
原因很简单,吸能就把车头变成一个缓冲区,如果没有缓冲形变,将碰撞的能量吸收承接下来,那碰撞时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高强度的车体依然保存很好,但里面的人早已被振成大内伤。所以综合经济成本与效果,把车最硬并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该硬的地方就要用高强度钢材,该软的地方就用普通钢材,做轻,做吸能,才是汽车发展的方向。
有防撞钢梁就很牛X
很多人认为有防撞钢梁,汽车的安全性就很强了。其实兵哥早就说过,安全性是取决于笼式结构的设计,取决于架构件材料的运用。当然,兵哥也认为,有后防撞钢梁当然是一件好事情,总比没有好。
但是我们往往夸大了它的功效。防撞钢梁只在低速碰撞时能够让你的车尽量少变形,降低维修成本,遇到大车严重追尾时,或者高速碰撞时,防撞钢梁的作用就没有这么明显了。
汽车的安全,其实取决于车体设计与钢板用料。在前后多加一个钢梁,不如从整体去设计一个合理的缓冲支撑区,把钢板做得很厚,也不如选一些超高强度的轻质钢板。所以消费者如果想去了解一款车是否安全,靠的不是去敲车门,看事故碰撞,而是理解他们的设计理念与取材用料,这才是一个理性消费者该看的方向。
《这几点你一定中招!关于汽车安全性的误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baoxian/51633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