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5 07:50 我要投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工程师朱宏任:四个轮子加电脑不等于造车成功
互联网造车是个敏感的话题。在传统汽车行业内,大家对汽车的认识是实现人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但互联网公司对此有不同认识,他们认为汽车是可移动的智能终端。应该说,互联网公司对汽车的把握已经不同于传统车企,比如特斯拉就将汽车的中控系统换成大屏幕,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这对90后或者“新新人类”会有吸引力;而年纪大的消费者则可能更适应传统汽车。从这个意义来说,互联网造车企业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传统汽车目前没能实现的。
但要强调的一点是,汽车的本质仍然是“车”,能移动是其根本属性,不是说在四个轮子加上电脑就是造车成功了。互联网企业可以对汽车的外观、功能进行创新,但汽车要在路上行驶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在造车方面,同样需要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的融合,而不是谁替代谁。双方要发挥各自的优势,真正实现跨界融合。
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彭波:需要严格控制产品成本
基于大多数新造车企业都在2014年或2015年宣布自己的造车计划,我认为目前它们密集进行产品的发布与展示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按照汽车的研发周期推算,当前这些公司的产品设计与核心技术路线已经确定,例如底盘、动力、BMS等产品的基本性能和技术已得到验证。而为了给投资人做个交代并获得下一轮融资,新造车企业们需要对目前的结果进行展示。
在我看来,新造车企业当下需要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资质。鉴于已经有5家各种类型的公司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留给其他新造车企业的机会已经不多。新造车企业需要加紧确定是继续坚持独立获取造车资质,还是寻求代工合作。
第二是产品的成本。相对于外型设计来说,车辆的核心还是底盘技术和综合性能。新造车企业如果想要做出满足量产标准、面向大众消费者的车型,就需要控制产品成本。据普华永道思略特公司日前开展的相关调查,消费者对新造车企业产品的价格预期在20万元左右。如果车辆售价高于这个价格,消费者就会更多考虑选择ABB(奥迪、宝马、奔驰)之类的高档品牌。这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资质与资金是核心问题
从新造车企业密集宣布造车计划至今,已经过了近两年时间。就汽车动辄两到三年的开发周期而言,目前他们的产品应该进入从设计图纸、概念车走向量产的关键阶段。到底各家企业的产品进度如何,我们只能根据这些造车新势力公开的展示进行了解。在我看来,它们接下来的行动将是利用造出的试制车进行性能、安全等多项必要指标的测试,按照各自的工作计划推动产品量产。
在我看来,新造车企业在当下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第一,生产资质。由于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了严格监管的政策,每家想要造车的企业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而工信部相关专家在今年曾表态,将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的数量控制在十家左右,传统车厂也在竞争之列。如果该政策最终落实,现在留给新造车企业的位置已经所剩无几。
第二,发展资金。几亿元的融资来做汽车研发根本不够。即使是那些采用轻资产商业模式并将生产与销售网络交给传统车企的公司,在面对量产时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帮助整车厂进行生产线的改造。毕竟,任何一家整车厂都不会仅仅因为所谓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对于共同理念的认同,斥巨资做这项工作。
中国汽车流通学会副秘书长罗磊: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新造车企业的劣势在于没有传统车企的沉淀,缺乏对汽车文化、渠道、营销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理解。而其优势则在于把新鲜的理念和思维带入造车领域。目前,汽车产品正在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这正是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优势。
新造车企业要成功,首先要有成功企业所具备的素质,比如团队、资金、技术以及对市场的掌控力。其次,汽车构造非常复杂,但市场又大,不同于精密仪器等其他复杂产品具有特定的市场和用户,汽车面对社会大众,有安全的需求。这对造车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互联网造车刚刚起步,仍处于布局阶段,还没有“明星”企业脱颖而出。从开始布局到最终产品推出,需要很长的周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新企业务必要脚踏实地,做好迎接各种困难的准备,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四个轮子加电脑不等于造车成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65765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