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7 08:1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凤凰汽车讯 9月20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一点资讯主办,寰球汽车集团协办,凤凰汽车承办的主题为“中国脊梁、世界角色”2016中国汽车品牌发展论坛在京圆满落幕。
一向将探索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路视为已任的凤凰汽车,请来了诸多重量级人物,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凤凰网总裁一点资讯CEO李亚,以及车企高管与媒体意见领袖尹同跃、张宝林、吴迎秋、赵福全等都悉数到场,就一系列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的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及精彩的演说,给正处于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启示。
回首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升级转型的阵痛,伴随着汽车行业的深度改革和汽车市场的深度调整,产销增速放缓,产能略显过剩,但依然领跑了世界车坛。面对市场“新常态”以及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多业态、多元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将会面临怎样一轮新的市场化竞争,汽车产业到底会走向何方。与会嘉宾精彩的观点与激烈的碰撞,为身处十字路口的汽车产业探寻着未来发展的方向。
凤凰网总裁、一点资讯CEO李亚首先诠释了论坛主题“中国脊梁、世界角色”专注中国汽车品牌的内涵主旨。他表示,凤凰网、凤凰汽车包括凤凰营销所倡导的原生营销,和一点资讯的兴趣营销,也在新消费趋势下,为迎合年轻群体,为中国汽车品牌策略贡献自己的独特力量。并且认为中国汽车品牌是产业中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实力担当,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凤凰网总裁、一点资讯CEO李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更直接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不仅产业链条长,可以拉动相关150个行业,更可以吸纳大量就业,改善民生,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与汽车产业相比。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也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虽然车市经历了下滑,增速有所放缓,但汽车市场相比股市和房市还是健康程度最好的,更能代表中国经济的风向,是更典型的经济晴雨表。他认为,汽车产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面临突破,包括功能、承载的使命、产业链的重构,都将面临非常重大的变革,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
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
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讲到,品牌是汽车产业的垄断资源,品牌会产生利润,会让企业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去产能就是要去掉没有品牌的产能,自主品牌要做到品牌向上。
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载张宝林认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是可期的,在互联网+时代,要更加尊重消费者的需求,重点抓住中国汽车未来十年的发展机遇。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也对中国汽车市场未来走势看好,并预测2030年总需求将达6500万辆。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载张宝林
在聚焦中国品牌战略转型和成长路径的主论坛之后,“激辩合资股比”、探讨“创新营销与消费群体对接契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与“下一个市场风口”的三大分论坛也迸发出不少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观点。
从嘉宾的观点与市场规律看,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市场产销基数不断扩大,交通拥堵、能源紧缺以及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恶化,短期增速仍会逐步趋缓,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简单的价格竞争已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与市场认同。宏观经济着力供给侧改革导致的抑制产能过剩,改善消费环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竞争将由前端销售环节向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延伸,生产、流通、营销体系的创新升级,使生产厂家、经销商与消费者三者共赢平衡发展之道驱使下,市场将逐步驶入全新的变革时代。随着车联网与汽车产业的快速融合与渗透,以及网络电商的兴起,对于实体4S店的冲击亦不可小觑,甚至会对汽车产业传统营销模式带来颠覆性的转变。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以及网络电商的兴起都将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因此,汽车厂家与商家应及时转变观念,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对于品牌建设、营销模式、服务理念的创新,以及对行业生态系统新兴事物的关注与及时应变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真正的考验或才刚刚开始。
在论坛举行的同时,聚扰汽车行业智慧与声音,本着建言企业,扶持自主,通过深度了解与沟通,挖掘企业运营风险以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中国汽车精英智库”也于当天正式启动。
当然,任何变革与创新都会蕴含着极大风险,凤凰汽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魄力,令人肃然起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值得钦佩与学习。而每一位中国汽车从业者也更应为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为之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把脉车市方向 探寻发展之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59447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