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5 08:5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如若是盛唐,我们难以歌舞升平;
即便临魏晋,却未具超凡之风骨;
偏逢此天朝,魑魅魍魉,纷繁反复,辗辗转转,浮华若梦;
十年唏嘘往事,英雄辈出。
基于对“传播理性、健康、绿色汽车消费观”的新闻理想,为打造一个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新的传媒介质,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汽车批评”终于上线。一个年轻的团队承载起这个新的使命,他们意气风发,他们青春无敌,他们针砭时弊,他们一语成谶,他们披荆斩棘。他们是“汽车批评”的创立者,他们是开疆拓土的创新者。
雾霾橙色预警的北京,在入夜之时飘起了灰色的大雪。
雪花一粒一粒地落在窗上,瞬间融化。
汽车带给了我们什么?工业文明带给了我们什么?在怒气与焦虑中,我们如何做到理性客观面对这污浊的世界?
这是“汽车批评”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把理性、客观作为“汽车批评”的第一准则。
没有绝对准确的数据,我们不敢妄下结论,但连续限购摇号5年的北京,机动车数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汽车对于雾霾的影响,应该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汽车不是罪魁。因此理性的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相比于交通拥堵,北京的雾霾才是致命之症。
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面对汽车?
在信息同质化的今天,我们能做的,也许只剩下勤奋。只有勤奋,我们才有可能学会独立地思考,具备了独立思考的勤奋,我们才有可能建设理性,捍卫理性。
“汽车批评”需要理性。理性地看待问题,用新闻视角,用严肃的态度面对周遭发生的和汽车产品、售后服务、产品营销乃至与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领域相关的新闻事件,这就是“汽车批评”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理性是这个互联网横行的时代最稀缺的一种态度,理性是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混乱时代最珍贵的一种思想,理性是热血沸腾与激情澎湃的激昂文字最好的注脚与助燃剂。
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年份里,我们变得迷失而困惑。这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汽车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汽车时代,这是一个不那么磊落的汽车时代,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汽车时代。我们要批评这个蹩脚的汽车时代,它正陷入到缺少技术含量的低价、低水平竞争之中。我们的汽车正在失去文化的血液、品牌的色彩以及人文的内涵,一场又一场市场竞争的厮杀,把中国汽车的营销变成了毫无技术含量的自由市场,销量的毒瘤与低劣的价格战的癌细胞已经侵蚀了90%的整车企业,中国汽车企业正在不知不觉,或不可逃脱地卷入了一场世纪浩劫。当利润逐渐成为整车企业的奢望,当中国汽车的内在源动力逐渐枯竭,技术研发力不从心,坟墓便是当下我们自行发掘和建造的。
我们要批评一切打着互联网思维旗号的汽车电商的叫春与夸张,因为互联网拯救不了卖不出去的汽车,互联网拯救不了卖掉产品却不赚钱的汽车企业。互联网会吞噬掉汽车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超出代步工具之外的体验与喜悦,互联网无法诠释汽车带给一个家庭的温暖与汽车生活,互联网解决不了伫立在城市一角的4S店带给消费者的直观与信赖,因为汽车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汽车之于每一个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是汽车产品本身,更是内心的喜悦与服务的体验。当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卷入到缺少理性的电商市场中,为了销量而放弃底线的时候,最终遭遇窘迫的很有可能是消费者自己。因为他们发现,他们越来越少获得企业的高品质的服务,他们购买的汽车产品正在变得平庸并且快速贬值。对待汹涌而来的破坏力极强的互联网思维,我们需要更加强大的理性。正如曾经的新媒体浪潮一样,一个时代的大潮汹涌而过,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一种是将文明摧毁和淹没。
没有鲜花,没有仪式,没有灯光和舞台,“汽车批评”顺势而生,安静地开启征程。我们要见证这个时代,用勇敢与智慧表述我们的态度与观点。我们要批评整车企业糟糕的服务质量,我们要批评企业营销团队拙劣又失策的营销举措,我们要批评汽车企业家越来越重的官僚气和逐步丢失的企业家精神,我们要批评汽车社会的反文明、反文化的思潮与行为,我们也要批评自己,是不是本着理性、建设性的初衷,是不是按照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精神去书写我们的每一篇稿件。
我们不会介意被质疑孤单而无助,我们也不会介意被嘲笑文人般酸腐,因为独立思考而非人云亦云,在这个信息泛滥的世界上,与平和真诚的精神同样可贵。
《你有没有感到孤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3879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