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突破四成

[摘要]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2015年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车市呈现“上半年冷下半年热”的趋势,但整体而言增长幅度已大不如前。销量上的增长乏力却并没有影响今年汽车召回数量的增长,甚至是创下历年新高。与此同时,汽车企业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

   2015年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车市呈现“上半年冷下半年热”的趋势,但整体而言增长幅度已大不如前。销量上的增长乏力却并没有影响今年汽车召回数量的增长,甚至是创下历年新高。与此同时,汽车企业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共实施召回活动8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0%,这意味着原本被车企隐藏起来的质量问题非常多。

   此外,2015年6月份,汽车产销量同比继5月份后再次双双下降为今年上半年车市划上了一个并不好的句号,市场的冷暖变化无疑也影响到车企人事的变动。所谓“旺季卖车,淡季整人”的老套模式依然是人事变动的主流,仅上半年就有超过80位车企高管遭人事变更,占全年人事调整总数比例超66%。

   当然,今年车企人事变动相比往年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反腐之下高管被动调整;二是内斗之下高管集体出走;三是互联网造车挖角传统车企人才。

   可喜的是,无论是车市的遇冷,还是互联网车企挖角传统车企人才,都未能影响以传统车企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销量将有望达到22万到25万辆,成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我国绘制的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发展路线图已对外公布,可眼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先是很多企业一为补贴、二图简单,争相涌入纯电动车市场,15年前中国品牌车企在传统汽车上以“低质低价”的销售方式再现;另外,北京市以地方保护方式强推纯电动汽车,无疑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规则,也不利于车企成长。

   展望2016年,由于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延续至2016年年底,汽车行业的日子并不会太难过;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北京市进一步倾斜政策到纯电动汽车,2016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仍将拉大;与此同时,一批互联网企业所造的纯电动汽车也将登上舞台,搅动汽车行业的鲶鱼将释放出何种能量呢?

  乘用车销售放缓召回创新高

   中外车企年销量大相径庭

   临近岁末,年初令车企揪心的汽车销量下滑问题开始有所改观,特别是8月以来乘用车销量告别环比负增长态势,才使得前11个月乘用车销量达到1781.6万辆,同比增长8.2%,但今年不可能像往年一样高速增长的形势已定。

   令人意外的是,去年还一度市场份额连续12个月下降的中国品牌车企今年“咸鱼翻身”,绝大多数中国品牌车企都能顺利完成年销量目标,而合资品牌车企大部分都难以完成年初制定的销量目标。今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长安、吉利、江淮三家已提前完成销量目标,去年同期仅有长安一家提前完成销量目标。

   随着中国品牌车企喜获丰收,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也是水涨船高。具体来看,今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767.83万辆,同比增长14.1%;市场份额达41.1%,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除日系外,其他外资品牌市场份额整体呈下滑态势。中国品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占据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表示,合资品牌想要进一步扩展份额,更多取决于其对中国市场的策略和态度:是当作全球市场的一个独立分支还是集中精力深耕细作。其中包括品牌经销策略以及供应商布局本土化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合资品牌还不够重视中国市场。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11月份乘用车同比增长25%有力地带动了汽车全年销量的上升,其中购置税减半政策拉动作用明显,“中国品牌能够摆脱去年的困境,特别是逆势增长,主要还是因为押对了SUV市场,尤其是中、小型SUV的市场热度很高”。

   展望2016年,招商证券汽车分析师汪刘胜认为,在SUV这个细分市场上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泾渭分明,因为各自的价位区间和客户群体不同,所以外资品牌反超的机会很小。

   与今年乘用车销量增幅不大相反的是,我国汽车召回数量截至12月18日却创下新高,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召回,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9%,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7%。

1234下一页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突破四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34923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