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河南版一带一路方案公布 首提“铁公机”+“海”多式

[摘要]坐标|河南三大定位终于“落定” 继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后,不沿边沿海的河南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坐标。 河南“一带一路”的坐标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根据方案,未来河南将完善铁路、公路、航...

  坐标|河南三大定位终于“落定”

  继国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发布之后,不沿边沿海的河南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坐标。

  河南“一带一路”的坐标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根据方案,未来河南将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网络,构建三网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另外,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形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

  另一个坐标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产业转移、要素集疏、人文交流平台,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文化交流中心,形成连接东中西、沟通境内外、支撑经济走廊的核心发展区域。

  “内陆对外开放高地”,这是河南的第三个坐标。方案指出,将完善口岸平台体系,扩大郑欧班列运营规模,提升国际陆港集疏能力,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等。

  整体|构建“两通道一枢纽”战略格局

  “国字头”的“一带一路”具有国际性的格局,在此大格局下,河南着力构建“两通道一枢纽”,形成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格局。

  首先要构建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方案指出,以陆桥通道为主轴,依托国家铁路和公路主通道,串联省内中心城市,形成连接“一带一路”的东西双向通道。

  其中,东向重点连接青岛、连云港、日照、烟台、威海、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打通;西向密切与西北、西南等省份合作,增强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支撑作用,参与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融合。

  空中优势将继续得到发挥。我省将构建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以郑州机场为龙头,建设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内航空综合枢纽,构建连接全球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空中丝绸之路。

  而“一枢纽”是指构建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以郑州国际商都为核心,强化地区性中心城市支撑作用,发挥各地开放优势,形成内陆开放枢纽平台。依托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国际铁路中转枢纽,最终形成“铁公机海”四港联动的综合枢纽。

  交通|实现“铁公机海”四港无缝衔接

  河南发展交通,长久以来都是围绕着“铁公机”,也喊顺溜了。但在方案中,“铁公机”后面加进了一个“海”字。

  根据方案,“铁”就是加快对外快速铁路通道建设,“十三五”时期建成郑州至徐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万州、郑州至合肥、郑州至太原铁路。建成蒙西至华中、三门峡经亳州至江苏洋口港等铁路,适时完善大能力货运铁路网。

  “公”就是要打通高速公路省际出口,推进国道主干线河南段拓宽改造,消除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断头、瓶颈路段。

  “机”的重点是拓展航空网络。串联亚洲航线,加密欧美航线,拓展非洲航线,开通澳洲航线,构建贯通全球的航线网络。扩大洛阳南阳机场运输规模,“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支线机场和通航机场。

  而首次提出的“海”,当然不是指省内的内河港口,实际上是一种多式联运的概念。即依托郑州国际陆港,加强内陆无水港建设,通过铁海联运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形成铁海互济的多式联运格局,并开展客运“一票式”联程和货运“一单制”联运服务。

  相关链接

  河南“一带一路”六大重点任务

  1.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深化能源资源合作

  3.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4.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5.加强金融领域合作 6.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古老而崭新的中原大地再次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方案的实施,我省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即将展开。重大战略部署下,河南拥有怎样的机遇?接下来该怎么做?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听听他们怎么说。

  汪鸣:

  河南要率先走出去实现产能合作

  □记者 刘江浩 朱琨

  本报讯 走在“一带一路”的快车道上,中部大省河南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建设呢?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说,“一带一路”是深层次的产业合作,河南的优势产业应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实行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不能庸俗化

  “如果对‘一带一路’仅仅理解为项目投资、对外开放,难免会有点庸俗化。”昨日,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告诉大河报记者,“一带一路”是“国字头”的战略,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产业合作。

  汪鸣认为,“一带一路”重点解决中国和国际的产业和经济联系问题,在寻找以产品拉动经济的同时,与沿线沿路国家进行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未来中国经济需要依靠两条腿走路。

  首先,他认为应该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未来将成为拥有15亿人口的大国。15亿人全面达到小康后,我们需要多个国家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我国的制造业不仅不会消亡,还要转型升级,提高水平。

  其次,他认为,在我国与“一带一路”上一些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合作过程中,通过输出技术、资金,形成产能合作,帮助其发展经济。一方面可以产生更大的产品消费规模,另一方面与中国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动力。

  优势产业走出去实行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是国家的整体战略,每个省是该战略下的实施单元。汪鸣认为,对于河南来说,参与“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应该体现河南自身特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发挥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如何为国内、国际双向服务?经济发展的逻辑一定要搞清楚。

  汪鸣认为,如果河南仅是一个产品输出大省,很难进一步去提升竞争力。因此,必须要从深层次提升竞争力,考虑双向开放。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的产品和技术,与“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产能合作,通过高水平的产能合作,倒逼河南有技术优势的产能进一步提升,带动河南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的合作投资赢利,进一步扩大省内产能。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5年是以产品输出为主,改革开放的后35年应该是以产业和资本输出为主。汪鸣建议,河南可以通过率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把经验、人才、理念等吸引过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周边的省份走出去,发挥其组织作用,成为周边技术、装备或原材料走出去的组织者。

  谷建全:

  东西南北河南都有经济通道

  □记者 朱琨 刘江浩

  大河网讯“位置至关重要,融入有实际行动,在整条经济带上表现抢眼。”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表示,河南东西南北都有经济通道,对外开放也将提升出新的海拔。

  河南与欧洲小伙伴将进入甜蜜合作期

  一带一路这条国际大战略中,河南向东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向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辐射长江经济带,向北又延伸至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

  谷建全说,这次方案中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这三个战略定位,已经清晰看到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产业等硬件,国际、国内的双重定位。

  有了指针,下一步怎么办成为主题。谷建全表示,就在上个月末,李克强总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对中欧关系的补充与促进,也是对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的均衡与充实。“向东看”成为新的出口,河南与欧洲小伙伴也将进入甜蜜合作期。

  “比如,我们是农业大省,和地广人稀的中亚地区农业合作潜力大,已经有过很多成功的农业园区先例。”谷建全说,再加上作为能源原材料大省,和中亚、我国西部地区,展开产能对接合作,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方面,都大有作为,“在经济合作方面,河南将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示范区。”

  未来河南的开放程度将有“跨越式”发展

  谷建全说,这次方案推出了一揽子的配套方案,比如布局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口岸开放平台的互联互通,鼓励创新企业走出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河南向外看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可以预见,未来河南的开放程度将有“跨越式”的发展。

  谷建全表示,方案中对此落得非常“实”,比如在农业方面,将建立与塔吉克斯坦合作推进机制,发展粮食生产,打造棉花、蔬菜、畜牧产业链,推动在农业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进行仓储物流、生产加工、国际贸易等项目投资。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在中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建设生产线、备件仓库和服务中心。在现代物流业,则确定了在航空货运枢纽机场、郑欧班列沿线中心城市,推动物流企业布局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保税仓、电商海外仓,开展境外货物集疏业务。“自贸区申建、E贸易综合试验区建设、郑欧班列品牌打造等等诸多元素,都将把河南的对外开放提到新的高度。”

  张占仓:

  先用行动晒“干货”让河南更有底

  □记者 朱琨 刘江浩

   大河网讯“先做出扎实成绩得到肯定后,落地方案顺势推出,更扎实务实,与国家战略吻合度也更高。”昨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解读了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他表示,河南先用实际行动晒“干货”,再把省策高度吻合融入国家战略是最大亮点。

  从“最初没有咱”到“必须得有咱”

  “国家启动‘一带一路’战略时,河南还不在国家发改委框架范围之内。”张占仓向记者梳理国家“丝”路上的河南印记。“但这个国家大战略,本身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和地区会排除在外。”张占仓说,河南主动寻求突破点、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郑欧班列如今已成为我国开通的若干中欧班列中,货值、货量最大的一列,郑州—卢森堡货航去年突破1万吨,最新的数据是今年已突破5万吨,形成了双枢纽,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是很有分量的,客观上奠定了我省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去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到河南考察期间,在看到河南所做的动作后给予了肯定,并提出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希望。”张占仓说,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三部委联合发布“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明确了中原城市群被赋予重点区域的使命,打造郑州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这确定了河南不可或缺的定位”。

  能把高端产业引进来,才是赢家

  “河南的特点是做法和方向都非常踏实,有据可循。”张占仓表示,比如“铁公机海”的提法,我们的综合枢纽优势从“铁公”变成“铁公机”,这次再度升级成“铁公机海”,郑州通过海铁联运,以及和青岛港、天津港等进行的口岸对接,已经把海港搬到了家门口。

  “通路只是方式,‘路过’还要看有没有留下价值。谁能把全球的高端产业引进来,谁能融入产业链蛋糕,才是赢家。”张占仓说,这就是方案中关于产业发展的部分,明确提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按照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国际化布局,推动河南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拓展优势产业境外发展空间,推动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这是河南新使命、新课题,也是河南最紧要的一个大机遇。”

  “现在,全省有了落地方案,意味着需要18个地市形成战略性融入。”张占仓表示。


《河南版一带一路方案公布 首提“铁公机”+“海”多式》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29715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