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河南第一高立体车库试运营 20年难收回成本

[摘要]近几年来,郑州立体停车场建设情况如何?已建好的立体停车场运营得怎样?今起,《河南商报》推出“立体停车场之困”系列报道,关注立体停车场建设中的困难和破解之道。 河南商报记者 周坤锋 见习记者 王琦 去年11月份,《河南商报》报道了郑州六合幸福门立体停...

  近几年来,郑州立体停车场建设情况如何?已建好的立体停车场运营得怎样?今起,《河南商报》推出“立体停车场之困”系列报道,关注立体停车场建设中的困难和破解之道。

  河南商报记者 周坤锋 见习记者 王琦

  去年11月份,《河南商报》报道了郑州六合幸福门立体停车库建设受阻的事。由于项目没有合法身份,被市规划局认定为“违章建筑”,办事处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制止施工。而经过近9个月的努力,历尽波折,该停车库终于建成,目前正在调试、检测,处于试运营阶段。

  但停车库投资方一负责人却对未来的运行忧心忡忡:收回成本难、政府补贴还不知能不能拿到。

   【现场】

  48米高的立体停车库

  全省最高

  停停建建耗时两年多才完工的六合幸福门立体停车库,位于秦岭路棉纺路口西南处。停车库上方的巨型“P”字在这座白色的建筑物上格外显眼。

  据介绍,这座立体停车库高达48米,为全省最高,占地仅255平方米,相当于大半个篮球场。停车库分为5个分库,每个分库25层,共可停放250辆汽车

  “进库的道路非常平坦,也没有弯度,间距足够车主转向后入库。”六合幸福门小区的开发商长城房屋集团开发有限公司一肖姓物业工作人员介绍,新手还可以自主选择离入口近的停车库,“连半转弯都不用,非常方便。”

  停车库周边,配建有路灯、监控等设备。入口处,指示灯、遥控车挡、岗亭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为车主提供停车取车服务。

  【便捷】

  从进入到停好

  只需90秒左右

  “如果车主有固定车位,记住编号就可以了,随时停。而如果是临时停车,会有工作人员帮忙记下车主的车牌号及所停放车位,以防在取车时出现差错。”技术员尤先生边介绍边演示了存取车的具体步骤:

  先按“入库”按钮,车主将车开进车库后选择停车位,等车主出来后,再按“运转”按钮,这时传送装置会将车辆运送到选定的停车位上。

  而取车则更简单,只需输入停车位的编号即可,车辆会直接被传送装置运送回地面一层。

  “车辆可以在车库内自动完成掉头,也就是车主开着进去、开着出来,无需倒车。”尤先生说,车库还有语音设备,在车主将车停放到传送板上时,会提醒车主拉好手刹、收起车顶电线等,“车辆在其中会旋转,不拉手刹很容易造成车辆滑动。”

  尤先生称,整个过程都是机器在运转,停车或者取车也就耗费90秒左右。并且这5个车库都是独立运转,互不影响。

  【影响】

  比地面停车场节省

  大量土地面积

  “小区属于高层,有1000多户居民,没有地下停车场,地上的停车位极为有限。”上述肖姓工作人员称,很多居民迫于无奈不得不把车辆停放在秦岭路两侧,不仅给道路通行带来压力,而且车主随时面临被贴罚单的遭遇,“这个停车库投用后,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肖姓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选择建设立体停车库,主要是因为它占地面积较小,对土地的使用效率较高。更为重要的是,以公共停车场名义立项的该车库也有公共属性,可以接纳社会其他车辆的停放,为附近有停车需求的市民提供便利,缓解周边停车难题。

  河南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该停车库在25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设有250个停车位。而如果是地面停车场的话,加上共用通道面积,一个停车位大约需要占15平方米土地,也就是说,停放250辆汽车,地面停车场比立体停车库要多用大约14倍的土地面积。

  另外,对车主来说,把车停在车库内比停在路边更加安全。

  “一是不会丢失或被剐蹭;二是不会遭受风吹雨淋。”该小区一张姓居民认为,不管是租用还是购买,只要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立体停车库具有很大优势,“相当于给自己的车包了个单间。”

  但居民们对价格也很敏感,“看着确实很先进,用着也挺方便的,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用得起。”

  【运营】

  20年收回成本

  已是乐观估计

  “建设这个停车库,总成本大约是2700万元,目前还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政府补贴。”长城房屋集团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先生称,仅停车库设备就花了1700多万元,如今虽是建起来了,但对于收回成本和盈利却心里没底,“每年设备的养护费用得15万元左右,就这还不算更换零部件的费用。这种设备属于精密仪器,零部件可是价格不菲。”

  “如果按照郑州市目前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这个停车库想收回成本无异于痴人说梦。”赵先生表示,他们会将部分停车位出售给小区居民,以回流部分资金,“至于停车费,现在初定的是10元起步,最终还要等物价部门核定。”

  赵先生称,在出售部分停车位的前提下,能够在20年内收回投资成本已是乐观估计,“停车费也不敢定太高,太高的话小区居民不会买账。”从技术员尤先生那里得到的数据是,设备的使用年限在40年左右。

  修建立体停车库的难点在哪?赵先生说资金问题是一个阻碍,“动辄需要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投入,回收成本周期过长,又面临设备损坏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很多投资方对于立体停车库建设望而却步。”

  而对于政府的补贴问题,赵先生也表达了担忧,“目前很多立体停车库由于手续不全的问题没有拿到政策中规定的补贴,这个立体停车库能不能拿到补贴还不太清楚。”

  政府要使劲拉一把立体停车场

  温江桦(河南商报评论员)

  近日,郑州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就如何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制定了税费减免、建车位发补贴等政策。作为公共停车场中越来越得到关注的立体停车场在《意见》中也有所论及。今起,《河南商报》推出“立体停车场之困”系列报道。(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04版)

  城市里的土地是金贵的,想建停车场,当然是占地越少越好,停的车越多越好。显然,立体停车场符合这一要求。8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出指导意见表示,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既然是“鼓励”,起码说明,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得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立体停车场,综观各地实践来看,几乎是“叫好不叫座”。

  其实,“立体停车场之困”的指向很明确,即能否让资本获利才是停车场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关键,总不能让投资者饿着肚子干活吧。尤其是,国家已经明确,停车场建设要以产业化为导向,放开社会资本的进入。社会资本逐利性更加明显,如果建设立体停车场,成本回收周期太长、太艰难,社会资本当然会对立体停车场避而远之。因此,就需要政府使劲“拉一把”立体停车场。

  怎么“拉一把”?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的建议是,简化审批、盘活闲置地、不收地价、全免许可证、放开限价和谋求各个阶层最大公约数等六点建议。这个建议切中了时弊,例如在郑州,立体停车场也很难拿到“身份证”,据业内人士称,办理各种手续需要两年;也抓住了关键,建停车场,最大的麻烦就是用地,得消化掉土地成本。目前来看,郑州市的《意见》仍须在简化审批上下功夫,至于“不收地价”,郑州市兑换成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力度也不小,但仍显不足。也就是说,“拉一把”立体停车场的劲儿,还需要使得大一些并切实落实到位。

  新闻 延伸大河报客户端出品

  解决停车难 立体车库真是救命稻草?

  是因停车成本高、停放习惯未养成、维修保养中断等原因,不少立体停车库使用率并不高。有的写字楼、小区立体车库已经处于无人管理、保养的状态,后期维护等保养得不到保障。

  毕秀玲介绍,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将立体车库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并规定地方政府对立体停车库给予扶持政策,“可以设立相关险种,对于立体停车库中出现的汽车剐蹭等损失,通过保险方式予以赔付,适当分担管理方、车主的经济负担。

  办法:闲置土地、停车场都能用

  采访中,有代表、委员也补充了一些观点。多建停车库,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过,这更适合于新建或扩建的项目。在繁华市区,即便政策扶持,寸土寸金之地,也无法拿来大量建设立体车库。

  说到底,建设立体停车库,是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办法没有用足。比如,济南市的闹市区存在多处闲置土地,有的多年未能开发,但大门紧闭。个别闲置土地,曾得以开放成为临时停车场。也有一些闲置土地,交警部门“未能协调下来”。

  小区、单位开放停车场,也是外地已在尝试的办法。在杭州,双休日、节假日7:00-18:00,杭州市政府部分停车场向社会开放。郑州则在2011年试行小区停车场开放,小区周边单位上班时间将车停进来,下班时间开走,与小区业主“错峰停车”。

  前一段时间,济南部分区域拟提高停车费,以缓解停车难的消息,引起热议。据悉,在国内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停车费最高价格达到20元/小时。成都则将城区划分为4大停车区域,越靠近中心城区,停车费越贵,通过梯形收费杠杆减少中心城区静态交通压力。

  趋势:“对机动车有所限制”

  4月11日,在一次政协会议的分组讨论中,针对堵车、停车难的问题,参加分组讨论的领导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有些家庭刚买了车,正沉浸在愉快幸福的状态,政府管得太多,市民的幸福指数马上就下降了。但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又不得不对机动车有所限制。”

  根据去年11月份的消息,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济南市机动车污染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将适时推进机动车市区限行措施,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慢行交通环境,保障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权。这个限行和单双号限行不是一种形式,可能会采取某个时间某个区域限行的措施。

  除此以外,车主们也应该“主动限行”。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周末出游或有急事时才开车,将成为汽车文明的一部分。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表示,目前来看,济南离西方国家汽车文明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时候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措施,强化推动汽车文明的实现。”他说,从国外的一些经验来看,可以拍卖汽车牌照,或是提高汽车购置税,通过宏观调控来限制汽车总量的增加。(都市女报)

  立体车库“喊饿”,还得从自身找病根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兰州有关部门设立了立体车库,一度让管理部门和私家车主喜出望外。然而时过境迁,尽管立体车库的优势依然存在,但立体车库已风光不再,多数时间虚位以待,而街头停车场却一位难求。

  节省地皮、省时方便、车位众多是立体车库的优点,作为应对汽车社会的有效方法,兰州市的做法应该受到点赞。然而,这样的惠民举措却为何是叫好不叫座呢?仔细阅读新闻,立体车库自身的病根是其喊饿的根本原因。

  无论从相关部门设立立体车库的本意来看,还是公众选择立体车库的原因来看,方便市民停车都应是其首要着眼点。然而,养在深巷中的立体车库,进出都不方便,还常常堵车,公众自然就不买账了。由此看来,相关部门仅仅满足于立体车库的建设是不够的,合理布局,让其生逢其地,立足于停车的热点、难点区域,并且保障出入的方便,这才是真正的便民之举。不止是立体停车库,在类似的许多惠民工程上,因为考虑欠周全,让惠民工程变成了形象工程,这是不少部门需要认真反思的问题。

  立体停车是新技术,但肯定不是什么高精尖技术,保证设备百分之百的安全运行,是立体停车场的应有之义。因为一次偶然的事故,让市民心存余悸,最终不再选择立体停车场,这显然是立体停车场的软肋。因此,在设备调试期间,消除一切隐患;在设备运行期间,加强检修,确保安全运行,杜绝事故的发生,是立体停车场应该有的“标配”。即使偶尔出现了事故,也一定要给市民一个确切而合理的解释,并对他们予以适当的补偿,积极消除影响。

  车在立体停车场内,风吹不到,雨淋不上,不会发生刮蹭,也不会发生失窃,这些都是传统停车场难以比拟的优点。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充分认识到立体停车场的好处,也是需要做的工作。作为市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应对立体停车场予以宽容和理解。从立体停车场出现以来,发生安全事故的报道至今未曾听说过。因此,多一点宽容和理解,不仅是在方便自己,也是在方便他人。

  从发展的走向来看,建设立体停车场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及时发现现有立体停车场存在的问题,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并把其运用到将来的停车场建设之中,显然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新华网)


豫都网微信

《河南第一高立体车库试运营 20年难收回成本》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22654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天津爆炸导致部分新车车体熔化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