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14 20:0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新华汽车 新能源]2015年1月11日,新能源车型知豆D1在兰州正式下线,此举标志着吉利控股集团与新大洋集团的战略合作——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继吉利汽车与康迪电动车公司、科力远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功合作后的又一新商业合作模式探索。
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运营电动微车服务平台为主要业务。该公司将对吉利集团兰州基地整车资产和山东新大洋电动车公司进行整合,逐步形成年产30万辆的整车生产能力。兰州基地作为新大洋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在西部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已具备年产1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三方合作优势互补
吉利与新大洋的合资合作,将充分利用吉利在汽车生产制造、运营体系等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新大洋10年来在微型纯电动汽车领域积累的自主正向研发体系与技术成果,此次合作还吸引了金沙江创投基金的参与,金沙江作为业内知名资本创投机构,旗下管理近13亿美元的基金,滴滴打车、大智慧炒股软件和去哪网都是其投资项目。
知豆D1
作为吉利与新大洋合作后的首款车型,知豆D1是一款“小而美”车型,在智能化、互联网化方面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该车外观融入意大利前沿时尚设计,采用轻量化车身和电动汽车专用底盘、专业无刷直流永磁电机和VMS整车管理系统,续航里程达16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知豆D1不仅整合了云计算、物联网、GPRS、远程无线支持服务等技术,用户还可以将手机与车进行绑定,实现车辆定位、轨迹回放等诸多功能,充分让消费者体验智能便捷的互联移动生活。
众泰知豆?吉利知豆?
新大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文光
新大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文光表示,我们发展的是知豆品牌,不管是众泰知豆也好,吉利知豆也好,品牌都是知豆,所以,推广知豆,无非在不同的基地生产,当然在我们的销售网络里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网络。
吉利康迪?吉利新大洋?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无论是康迪,还是知豆,都是吉利电动车的整体规划,首先我们跟康迪合作一年多了非常愉快,合作的很好,关于知豆,跟吉利合作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知豆电动车研发水平的提高,协同采购,零部件体系的能力的提升,以及和康迪之间的协同,因为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很大,现在无论是康迪,还是知豆,都是在起步阶段,但是他们的追求都是有更好的发展,我隐隐约约的感觉,无论是康迪,还是知豆,今后和吉利协同起来,最起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会更加聚焦,会更加结合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开发的规律,集中来投入研发,共享基础架构模块和电动汽车的平台,共享采购体系的竞争力。而不是说大家是单枪匹马的孤军奋战,这是无论是康迪,还是知豆,和吉利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
吉利自己不研发新能源车?
李书福表示,吉利在电动车方面的研发是有大量投入的,这个投入包括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电动的,油电混合的,这些都有大量的投入。对电动车来讲,很多是可以共享的。所以,无论是吉利现在自己要投产的电动车,还是与康迪合作的,还是与知豆合作的,有很多共享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同的市场定位,现在康迪和知豆这两个车,最大的特点是小,轻,便宜,而吉利接下来要投放的产品,电动汽车相对比较大,比较贵,不一样,所以,这个定位是不同的。
吉利新能源产业生态链
李书福表示,吉利不可以闭门造车,绝不可以什么都自己造,必须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高度协同的,而且一定是大规模的,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求广泛的合作,我们的战略是做总体跟随,重点突出,招贤纳士,后来居上,全面领先,所以,我们按照这样的总体战略思考在推进整个吉利汽车公司朝前发展。
科力远公司我们跟它的合作,我们把研究了将近10年的成功的项目,我们转让给它,51%的股份,自己留下49%,就是说,油电混合的技术,这个混合技术是国家认可的丰田的油电混合技术,但是路线不一样,因为它有它的专利,我们有我们的专利,但是从技术、成本、性能、各方面来讲,完全是不亚于日本丰田的。我为什么要转让51%给了科力远呢?这里面考虑到这项技术要想有竞争力,必须要大规模的应用,大规模的生产,要让所有的汽车公司用起来,光是吉利一家来用,量不够大,它的成本会很高,质量保证能力也会受到挑战,所以,我们就转让了51%给了科力远公司,让科力远公司和中国的其他汽车公司进行合作,如果吉利要把这个产品和其他的汽车公司合作,其他的中国汽车公司心里有顾虑,认为我们可能有什么说不明白的地方。这就是和整个企业总的战略思考是相吻合的。
关于电池,我们也有投资,当然还有其他公司的投资,这个电池是一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投资其他的电池部分,不光光是恒远电池公司,而我们为什么不是100%拥有坚持公司,这里面也有技术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思考,我们只是一种投资,而不是100%拥有电池公司,总体的想法来讲,广泛的合作,广泛的联合,形成一种协同效应,最重要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大家合作共赢,这是我的一个战略思考。
吉利为什么不选择和国企合作?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动车协会的会长,全国汽车标准化,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陈全世教授表示,中国的民营企业是从浙江发展的,他们的思想比较解放,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一些大的国企他们也在做,但是国企的管理机制束缚了他们做事情的一些想法,一个老总不可能放开手脚做一些事情,而几年后企业领导一旦换届,之前的项目即使有一定成果也将很难推进下去。
结语
在多方合作优势互补的创新商业模式下,知豆D1实现了快速投产,知豆品牌自2014年4月正式推向市场以来,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在补贴后售价仅为4万余元,已多次刷新国内新能源汽车单日销量。2014年全年产销7400多辆,位列纯电动汽车市场前三甲。反观其他车企,除北汽集团和江淮汽车外,其他几个“国字头”的车企并没有一款拿得出手并赢得市场反响的新能源车型,在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方向下,是否在进度上已经被“白手起家”的民营车企甩出几条街了呢?
《新模式新机遇 吉利新大洋成立合资公司》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news/1307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