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3 13:48 我要投稿
凤凰网汽车讯 “2016全国在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是6.3万人,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每万车死亡率是2.14人,按照车的保有量来说,每一万辆车要有2.14人死于交通事故。”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碰撞试验及碰撞防护分析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振东在21日举办的“2017汽车行人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用列出了一组数字,而这个数字是12月19日国家安全总局和交通运输部刚刚发布2016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不论汽车怎么发展,永远离不开一个话题——安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分享了关于汽车行人保护的发展的几点认识:第一,中国汽车行人保护研究刻不容缓;第二,汽车行人保护评价体系逐步建立;第三,中国汽车企业积极行动,努力提升汽车行人保护技术水平;第四,汽车四化的发展趋势,为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
来自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管理委员会、日本汽车研究所等行业机构专家;来自德国奥迪汽车公司、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汽、广汽、江淮、吉利等整车企业专家;来自奥托立夫、康得复材、首美安全等零部件企业专家等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就汽车行人保护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度研讨。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政策规划研究室主任戴帅表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具有交通主体密集、交通环境复杂多变、交通流冲突点多等特点,这些因素加剧了行人交通安全的复杂性。同时,她指出,要通过提供路权、增加防护、严格执法、智能辅助等多种方法来改善行人交通安全。
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王铁指出,人车混合出行的道路交通模式导致行人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汽车行业而言,汽车行人保护标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行业亟需通过建立涵盖标准、新车评价规程等在内的评价体系,提升汽车行人保护水平。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碰撞分委会秘书长孙振东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汽车行人保护标准法规发展现状,他透漏,2018年,A-PLI新型冲击器在中国适用性、汽车对二轮车驾驶者的碰撞保护研究工作即将启动,汽车行人保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也将逐步展开。
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分享了国外的标准法规进展、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在行人保护方面的经验。德国奥迪汽车公司专家Franz Roth详细介绍了欧洲标准法规,并分析了弱势道路使用者的保护策略,还深入介绍了主被动安全技术对行人保护的效果。针对车辆如何同时满足低速碰撞和行人保护法规,福特研究创新中心安全部资深经理James c Cheng分享了福特汽车公司针对不同车型的解决方案。此外,日本汽车研究所安全研究部经理Atsuhiro Konosu向与会嘉宾介绍了ISO项目A-PLI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度,他提出,现行国际标准法规普遍采用的FLEX-PLI腿型冲击器存在一定的缺陷,A-PLI是更适合行人腿部保护评价的冲击器。
国内方面,来自一汽、广汽、江淮、吉利等整车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开发经验和未来技术发展路线。目前国内企业也逐步建立行人保护安全开发体系,运用造型优化、结构优化、溃缩式吸能设计、合理空间布置等方法提升行人保护性能。
零部件方面,奥托立夫、康得复材、首美安全等企业也就主动弹起式发动机罩系统、自主紧急制动系统、碳纤维复合材料、柔性腿开发标定等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了介绍和分享。
通过此次研讨会,国内外行业专家、企业精英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和交流。随着技术标准体系和新车评价规程的不断加严,各整车企业对汽车安全技术投入也逐渐加大,中国汽车的行人保护能力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去年我国道路交通死亡6.3万人 行人保护研究刻不容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hangqing/70147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