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6 08:0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凤凰汽车评论 “没有品牌,那就是在打工,赚的也是零花钱。”中国的老一辈汽车人讲话总是这样一针见血。
规律所然
可以预见:5月10日这天,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媒体会对首个“中国品牌日”进行大势的宣传报道,自主品牌也将会被推到风口浪尖。可是,就在笔者成文的这一短暂时间内,身边的一位同事还在提议“去日本时买点擦鼻子的纸巾”。
在全球经济形势下,包括汽车在内的所有产品都在走品牌化之路。于中国而言,人口红利减弱、代工时代就要结束,中国品牌建设到了关键时期。“设立品牌是有条件的,是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历程,就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样,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作为老一辈汽车人,汽车工业资深专家陈光祖认为当下设立“中国品牌日”是历史规律所然。
年长的人眼界总是很宽,对时空中的事物能进行明了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然后讲成故事给后人听。陈光祖在分析中国汽车品牌建设问题时,讲述了他的一位美国朋友的坊间谈资:即使可口可乐的总部大楼被烧毁了,所有人都躲在厕所里办公,那么全世界的人依旧能喝的上可口可乐。因为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可口可的工厂遍布全世界。
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补短板”
中国汽车品牌建设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陈光祖却提出了一个关键:汽车是社会化的产品,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不是主机厂单独就能完成的事情。“毋须提中国的汽车产业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待哪天我们能够与其平起平坐,就做到了强国的标准。”陈光祖说,“应该按照新理念建立品牌,补短板。”
所谓的“补短板”,与汽车而言则是品牌建设背后的“质量”和“可靠性”问题。为什么业内公认为日本的汽车便宜且可靠性高?为什么日本的品牌好?“汽车可靠性的提升,最重要的管理,精益化管理。”陈光祖说。
据陈光祖的介绍,在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的强度相等,这样机器零件的各个部分才会达到同等的使用寿命,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
“等强度和等寿命,是日本人在造车过程中坚持的一个理念。比如有些汽车生产厂家把缸盖的设计寿命2万公里,发动机却是100公里,后期靠换零件来维持整车寿命,这就增加了成本。”
把成本降下来,把整车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是当下汽车产品建立品牌之路上必须要补的“短板”。
凤凰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汽车&凤凰好车
《陈光祖:品牌决定一切 建设品牌要“补短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hangqing/59969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