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6 09:1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作为国内高档车市场领军者,一汽-大众奥迪迎来了第300万名用户。27年耕耘,一汽-大众奥迪兑现了300万份承诺,也收获了300万份用户的信赖。1988年5月,一汽携手奥迪从零开始,拓荒中国高档车市场,致力于以全球最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国高档车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品牌体验。
从用22年完成第一个100万辆,到用时33个月实现第二个100万辆,再到22个月达成第三个100万辆,一汽-大众奥迪“百万辆级”加速度的背后,展现了“全价值链本土化”所带来的强大体系能力,以及一汽-大众奥迪在客户体验上的不懈努力。
全价值链本土化达成双赢
长达27年的合作,一汽-大众与奥迪共同造就了“在奥迪全球统一标准基础上,以‘全价值链本土化’为核心的一汽-大众奥迪模式”。“奥迪全球标准”、“全价值链本土化”,这看似矛盾的两点却成为一汽-大众奥迪取得今日成就的关键因素。
从合作之初一汽-大众便深知,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土资源来生产和经营奥迪,才能实现中方利益的最大化。而国产化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全价值链上提升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因此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与艰难,一汽-大众一直坚持推进在“本土化”,促进奥迪在中国的顺利发展。问题上始终不退让。对奥迪而言,能达到奥迪标准的“全价值链本土化”也最能满足其在中国的最大经济利益。因此,“全价值链本土化”是在双方共同的商业利益、一汽-大众强烈的使命感、奥迪全球统一标准之间不断平衡的结果,也是最优的选择。
27年,“全价值链本土化”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合资企业发展的典范。至今,一汽-大众奥迪形成集研发、生产、采购、营销全面发展的体系能力,本土化人才培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可以说,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市场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开创了中国高档车领域的先河。
提高本土化生产研发能力
奥迪100在一汽的生产开启了中国高档车合资企业的大门。中国人对零部件制造的标准,也源自奥迪全球统一的标准。同时,一汽认识到技术转让只是提供“输血”,而中国汽车工业更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造血”能力。
对一汽来说,不能简单组装,要实现生产、研发、采购、营销本土化,因为只有最大限度的利用本土资源来生产和经营奥迪,才能实现中方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一汽-大众在奥迪200车型上便开始了在外观、发动机匹配、副车架等方面,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本土适应性开发。此后,中方开启了在本土适应性开发的尝试和探索,“加长”更是成为国际高档车品牌的“中国标准”。
渠道建设推进实现300万辆
待到奥迪A6(C5),一汽-大众奥迪实现了整车全球同步研发、引入,从整车到零部件全部符合奥迪全球统一标准。2000年,奥迪全球统一标准的国内首家高档车4S经销商店——北京中润发奥迪开业,至此高标准的销售服务体系正式进入中国。
而此时,奥迪“同一星球、同一奥迪、同一品质”的理念,不只使奥迪品牌形象在中国获得极大提升,而且打破了“轿车一国产,质量就降低”的偏见。2006年,随着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成立,奥迪品牌在中国实现了渠道整合,建立起涵盖市场、公关、销售、服务、网络的崭新营销体系。
后300万时代的展望
作为第一个在华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的高档汽车品牌,一汽-大众奥迪除了提供给消费者最杰出的产品和服务,还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提升至了全新的高度。从“22年”完成第100万辆的销售业绩,到用“22个月”博得第300万位车主的信赖,一汽-大众奥迪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完成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升华。实现中德双方共同利益的同时,为中国用户、中国汽车行业和中国社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奥迪是拓荒者,更是领路人。27年来,一汽-大众奥迪的点滴决策都如同风向标一般影响着中国高档汽车市场的发展,其在华的发展进程更如同教科书一般被载入史册,并几乎以一己之力培育和定义了高档车品牌在中国的消费习惯。在此基础上,一汽-大众奥迪持续引入和研发新的产品,包括奥迪A6L、奥迪A4L在内的车型受到消费者高度认可。
结语:是中国市场庞大的体量成就了奥迪,这片沃土为其提供了生长所需的空间和养分。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若不是奥迪最初的执着与坚守,也就不会有如今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欣欣向荣。果敢而坚定的信念、坚实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经销商网络建设、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因素融合在一起,成为一汽-大众奥迪超越对手,率先成为“300万”成员的重要原因。(网通社 2015年8月11日 北京报道)
上海大众
《从300万辆 洞察一汽-大众奥迪销量背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changjia/22518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