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2 11:1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几天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美国2015年因车祸丧生的人数——35200人,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尽管只是万分之一的几率,但在NHTSA发布了该数据后,不少美国网友还是认为这个数字太惊悚。
值得注意的是,NHTSA局长Mark Rosekind指出:“94%的事故与驾驶员驾驶行为或错误相关。”也就是说,不断改进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以帮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可以有效减少在交通事故中的伤亡人数。
“不成熟”的技术
针对汽车安全的问题,汽车圈有一种观点是,自动驾驶可以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连美国交通部也因此在去年加快了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研发推进。
而在此基础上,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完全自动驾驶”为研发目的的企业,包括部分新兴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将“完全依靠计算机判断交通状况、摆脱人工驾驶”视为终极目标。
然而,近期的一起关于特斯拉驾驶员在使用Autopilot自动驾驶模式时丧生的事故,让不少自动驾驶的追随者颇为担忧。据了解,该事件的争议在于,尽管特斯拉在做官方宣传时,指出了他们的Autopilot半自动驾驶模式是辅助驾驶系统,但其又发布出释放出误导信息的评论以及视频,导致驾驶员将其视作可代替人类驾驶行为的功能。据称,马斯克的前妻也录制过一段使用特斯拉Autopilot自动驾驶模式时,蒙眼跳舞行驶的视频。
有外媒评论认为,尽管特斯拉事件是特殊的,但显然为了企业利益,而将不成熟、不够安全的技术投放市场,并有意误导消费者对该技术的认知,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汽车安全技术智能化成趋势
但不可否认的是,提高汽车安全技术智能化水平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在此方面,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沃尔沃。
据了解,在汽车安全技术智能化的方向上,沃尔沃一直是有自己立场的——“人机交互,人的自主、自由选择权很重要”是沃尔沃秉持的观点。因此,也就形成了沃尔沃“车辆可以同时具备选择无人自动、有人自动还是人工驾驶的所有功能”的研究路线。
而沃尔沃研究路线的前提是汽车驾驶的安全性。众所周知,“2020年实现‘零伤亡’”是沃尔沃的安全愿景,为此,沃尔沃方面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针对真实交通事故的研究方面。据了解,沃尔沃的汽车交通事故调研组从1970年开始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迄今为止数据库中已经收录了大约43400件事故的信息,通过这些真实交通事故中得到的真实数据,沃尔沃得以设计出更安全的汽车,有效提高了沃尔沃的安全技术并降低了现实中的交通事故率。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汽车安全的发展,沃尔沃交通事故调研组近年来不再局限于对事故车辆的研究,而将范围扩大到了驾驶环境——包括对驾驶员行为的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
另一方面,在上世纪70代起,沃尔沃也开始与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合作,引领其安全标准40余年,第一代XC90更是在2014仍获得了“Top Safety Pick+”的荣誉。在欧洲Euro NCAP的测试中,沃尔沃V40至今保持着历史最高综合成绩的荣誉。在瑞典保险公司Folksam对2003-2013的十年真实保险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2013年安全报告中,沃尔沃旗下全部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均超越行业平均水平40%以上,部分产品高于平均水平60%,并以整体12%的优势遥遥领先第二位的品牌。
沃尔沃坚持不懈的成果
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巨大投入和漫长研发过程中,沃尔沃成就了其在安全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并开发出了全新沃尔沃XC90这样拥有顶级安全的产品。
据了解,全新沃尔沃XC90不但搭载了两项世界首创安全发明,还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搭配了如追尾预防性保护系统、侧翻预防和保护系统、标志性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等一系列业界领先的创新安全科技,从主动防范到伤害的减缓,为消费者构建起一道360°的全方位安全壁垒。
“87年前沃尔沃成立时我们的愿景就是关注安全,到现在我们仍然矢志不渝。因此,我们仍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作为研究的原点,”沃尔沃汽车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彼得默滕斯表示:“我们对超过4万起交通事故和驾驶员行为数据进行了广泛研究,据此进行科技创新。这些成果,将令全新沃尔沃XC90成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
也正如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高级安全技术专家洛塔·雅各布森所说:“沃尔沃对安全的承诺,不是为了通过某项测试或者获得怎样的评分,而是为了挽救生命。”
《技术“不成熟”,但沃尔沃的态度很成熟》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baoxian/4557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