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汽车频道 > 保险理赔 >

当你面对刹车失灵时 应该做这些来自救!

[摘要]刹车系统是一辆汽车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主动安全技术。在行车途中,一旦刹车系统失灵,相当于司机对车辆失去了80%的控制权,后果非常可怕。所以掌握刹车失灵时的应急自救方法,对于驾驶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刹车失灵时的正确自...

  刹车系统是一辆汽车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主动安全技术。在行车途中,一旦刹车系统失灵,相当于司机对车辆失去了80%的控制权,后果非常可怕。所以掌握刹车失灵时的应急自救方法,对于驾驶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刹车失灵时的正确自救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步,调整心态,沉着应对。

  

  当发现刹车系统失灵时,千万不能慌乱,因为一旦慌乱就容易出错,再把刹车当油门踩,只会雪上加霜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所以一定要沉着冷静,调整好心态,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要想办法自救,把损失降到最小。

  第二步,打开应急灯,提醒周围车辆。

  

  在刹车失灵的紧急状况下,很多司机都只想着如何让车辆减速,而忽视了对周围车辆的提醒。这样做并不能说不对,但如果在采取减速措施的同时,通过打开双闪和鸣笛来引起周围行驶车辆的注意,会让自救的成功率变得更高。因为这样可以明确地告诉周围车辆,你的车出现了异常状况,一般情况下,周围的车辆就会对你的车保持警惕,尽量避免靠近你,要么减速,要么绕行。

  第三步,多踩几次刹车踏板,增加制动力恢复的机会。

  

  当发现刹车踏板失效时,要下意识地多次松开再踩下刹车踏板,这样会对油管内有空气的制动系统施加压力,通过多次的施压,可以增加制动力恢复的机会(一般第二或第三脚可以恢复刹车力)。

  第四步,拉手刹减速。

  当制动力依旧不能恢复时,就需要通过拉手刹来减慢车速。拉手刹时必须切记两点:

  1、手刹不能一下拉到底或者拉的过快。因为车速、惯性等原因,一旦把手刹拉的过快、过死,就会造成钢丝绳蹦断,手刹也就彻底失效了。所以应当缓缓用力,慢慢将手刹拉到底。

  2、拉手刹时,尽量不要猛打方向,否则后轮本身已经被抱死,很容易发生侧滑甚至翻车现象。

  

  对于采用电子驻车(电子手刹)的一些中高级车型来说,一旦刹车失灵,通过拉起手刹按键将车辆减速的成功率会更高。因为目前诸如大众、雪佛兰、别克等一些主流品牌车辆的电子手刹除了具备本身的驻车功能外,还具备紧急刹车功能。在车速超过7km/h时,拉起电子手刹按键,此时车子会通过ESP控制单元以近乎全力的刹车力道对四个车轮进行液压制动,以保证车辆能在刹车系统失效的情况下紧急刹停。

  第五步,强制降档减速。

  对于手动挡车型来说,如果拉手刹减速缓慢或者手刹失效,就要通过强制降档,以发动机制动来拖慢车速。如果车速较快,变速箱此时已经很难开合,大多抢不进低档位,所以正确的操作是给一大脚油门,轰开同步器,强行推进低档位,再轰一脚油门,进档。不过强制降档减速很容易使发动机转速飙升到超过转速极限值,会对发动机本身造成不小的伤害。但本着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原则,即使会让发动机受损,在紧急时刻也一定要果断操作。

  第六步,摩擦障碍物减慢车速。

  

  当发现车辆前方有致命阻挡物无法避让时,我们需要以最短的时间让车辆尽快停下来。这时,再通过降档减速的方法可能就来不及了,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摩擦道路两旁的山体、栏杆、树木或建筑等障碍物让车辆尽快停下来。如果山体、栏杆等障碍物在车辆左侧,也就是驾驶员这一侧时,不能一把靠死障碍物。因为如果车速较快,一把靠死障碍物会产生强大的冲撞力,直接作用在驾驶员一侧,会导致驾驶室变形,严重威胁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这跟直接撞车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要靠一点,打回来一点,再向障碍物靠一把,再打回来一把。如果障碍物在车辆右侧时(副驾驶无人坐),可以将车辆慢慢贴向障碍物,两手死死抓着方向盘(以免方向盘的抖动,打伤手骨),用右面整个车身的面积和障碍物接触,增加摩擦力,使车子更快的停下。(如果副驾驶有人坐,则依然用靠一把,打回一把的方式减慢车速。)

  ======汽车大师======

  汽车有问题 找汽车大师

  10万汽修师傅在线免费为你服务


《当你面对刹车失灵时 应该做这些来自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baoxian/45505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