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1 08:2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最近,汽车圈又摊上大事了。
并购狂魔广汇汽车砸下近百亿元,收购了宝信汽车不超过75%的股份,其中每股宝信汽车股票要约价格为 5.99港元,本次交易涉及金额114.92亿港元,约合94.68亿元。据了解,此次交易完成后,国内经销商集团座次及格局将有可能发生再度改变,广汇汽车将会成为业内第一家营业额超过千亿的经销商大鳄,国内经销商老大的位置或许也会即将换人。
这绝对是大咖和大咖的合作。广汇汽车在2012年中国经销商百强榜拿走了2011年度第一的宝座,这个时候距离广汇汽车成立才6年不到的时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虾米快速成长为数一数二的汽车经销商大咖,广汇扩张的首要途径就是“并购”,“并购”,“并购”,重要的事说三遍。
此前就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说,如果不是大手笔的“买买买”,广汇不可能短短六年就纵横榜首。虽然在2014年这个榜首之位被国机集团夺走,但是这并不影响广汇再次并购的心情,广汇内部人士就这样说过,“并购的好处显而易见,要团队有团队,要资源有资源,都是现成的。”此次并购宝信,确实带着一些硝烟弥漫,争斗的意味。
宝信汽车也是来头不小,是宝马在内地的最大经销集团,旗下资源布局多数集中在中高端品牌,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捷豹路虎、丰田等等,也是百强榜上前十常客。此次两位大虾强强联合,想打什么牌显而易见,不过出什么牌,怎么出牌,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广汇和宝信的携手,除了是大型经销商之间的兼并重组之外,还可以看成市场新常态之下的一种抱团取暖的意思。
这,或许意味着国内经销商已经进入了一场整合、洗牌的阶段。大鱼并购,铁锁连舟,然后干掉小鱼小虾的戏码说不定就是分分钟上演。
还是一样的老问题,冲量难,价格战,利润下降,库存上升,日子过不下去了。2015年对于原本就已经经历过一场场萧瑟的经销商而言,真是要过冬了,可是棉衣不够厚,冷得发抖。还记得在年中的时候,有业内人士就将2015年定调为经销商的大灾年,车市下行价格战硝烟漫起,又遭遇到二手车市场进入拐点期,以及汽车电商的风生水起,让原本的苦日子就结了一层淡淡的忧伤,4S店过上了“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
黑色七月的时候,曾去各大经销商扫店,多数经销商面部表情都显示着一种“忧心忡忡”,原因是多数车企没有完成上半年的销量目标,而且价格战就像大雨纷飞,以低价冲量愈发艰难,经销商也不得不想出各种活动招揽顾客,绝对是“练摊”的节奏,就差拉杆唱大戏了。
可日子呢,依旧是越过越苦。终端价格没有个定数,消费者持币观望的状态也让经销商伤透了脑筋,结果呢,降价虽然短期内能维持市场份额不被竞品分走,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依旧没能解决,造成的局面是“割肉离场”者众,连一句Goodbye都没来得及说,而持续坚守的无不是举步维艰,日子好过的也只有那几家逆市上扬的,比如说奔驰。
目前情况看,中国汽车市场正向买方市场全面转变,消费者在品牌和低价之间的选择上比之前更为慎重,已经不再是原来“给予就接受”的状态了,学会了持币观望,就怕今天买了明天又降了,没个定数。降价只能在短时间内对销量有着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经销商盈利都是一个巨大的“坑”,换句话说,就是容易自己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对于经销商而言,最直接的局面是,单车利润被严重压缩,甚至是卖得多亏得多,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尤其是豪华车也是不好过,也在不断地降价,有又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下一单元的市场空间。一环接一环,一层压一层,谁也没办法找个空间喘一口气。
有经销商对记者表示,“如果可以,倒是希望可以少卖点,售后多点。”当然大多数经销商都选择“挺着”,即便有少数经销商希望把店卖了,但是困难时期“接盘侠”并不好找,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就是挥泪告别。拥有1300多家4S店的河南省曾经发生过“近百家4S店集体出逃”求放过的戏码,关店比例接近10%。不仅如此,在今年多个城市多次爆出经销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的事件。有数据统计,在河南、山东等多地经销商销量在几个月内锐减1/3左右,利润至少下降三成以上。这不是个例,可以说是2015年的普遍现象。
在赚钱困难的时候,厂家既希望保量又希望保持市占率,这给经销商出了一个大难题。为了达到目标,厂家对经销商的考核越来越多,最为明显的就是库存增加。2015年的车市终于在9月份开始有了一点起色,10月份有所好转,11月的销量就像是突破了重重迷雾突然找到了光明,各厂家心头的大石头终于可以舒缓一下。
但是对于经销商而言,这不是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因为11月份的库存陡增。10月份的库存还在警戒线水平一下,11月份的库存预警指数为61.8%,上升了7.7个百分点。而且,有部分经销商反映销量还不及10 月,由此可见,经销商肩上的压力依旧没有减轻。而且调查显示有60%的经销商无法在新车销售上获得盈利,可以说是经销商利润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平衡点依旧是一门要多揣摩的学问,谁也不想出现年初的时候宝马经销商抱团造反求补贴的情况。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困扰经销商的难题,就是汽车电商的冲击,以及由汽车电商彼此之间的争斗引发的汽车价格战,也在很大程度上累积了传统经销商的矛盾情绪。而且在经销商售后盈利方面也受到了来自各种电商的冲击,“一元保养”的噱头和口号让传统经销商脑门疼。
再加上库存水平普遍较高,价格倒挂,资产负债率处于上升的趋势,多在70%以上,甚至超过80%……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大经销商集团,资金链也是绷得紧紧的,更别说那些单打独斗的小鱼小虾了。或许,广汇和宝信的联手既是化解危机的机遇,又是经销商进入洗牌季的开始。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经销商3万家左右,其中盈利只有三成左右,亏本的也占据三成比例,其余勉强打平。业内经常在说的一个问题是,经销商数量是否过剩?尤其是经销商生存愈发困难的时候,需不需要那么多经销商成为业内人士再度探讨的问题。不过各大车企不这样想,在各自的规划里,除了产品和品牌战略之外,必有一项是渠道拓展。换而言之,就是经销商数量还将会不断地增加当中。
这样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之中,车企希望把经销商网络越布越广,但是在车市洗牌之下,经营不善能力薄弱的4S店必须走入的结局是“Game over”,有专家预测称,在未来几年3万家经销商必须是要经过一轮大的换血,死掉1万家不是不可能。
一生一死间,又是一个难以说得清的循环……
关注微信号:12缸汽车(kf12gang)看更多猛文。
《又是一轮洗牌季,3万经销商还能剩多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auto.yuduxx.com/baoxian/3194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